玻璃切割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有懸浮物、金屬粉末、油類及冷卻液的廢水,若直接排放將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本文依斯倍環保將介紹玻璃切割廢水處理回用的工藝流程,包括預處理、物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及深度處理等環節,旨在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降低企業用水成本,同時滿足環保要求。
玻璃切割廢水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切割冷卻水:用于降溫、潤滑刀具及玻璃表面;
清洗廢水:切割后對玻璃表面進行沖洗產生的廢水;
設備沖洗水:對切割設備及工作臺進行定期沖洗產生的廢水。
針對玻璃切割廢水的特點,推薦采用“預處理 + 物化處理 + 生化處理 + 深度處理”的組合工藝,具體流程如下:
預處理階段
(1)格柵過濾
設置粗、細兩道格柵,去除大塊雜物及纖維狀雜質,防止后續設備堵塞。這是玻璃切割廢水處理常用的方法之一。
(2)沉砂池與初沉池
通過重力沉降去除大顆粒無機砂粒和部分懸浮物,降低后續處理負荷。
物理化學處理階段
(1)混凝沉淀
投加聚合氯化鋁(PAC)或聚丙烯酰胺(PAM),使細小懸浮物和膠體凝聚成大顆粒,經沉淀池分離去除。
(2)氣浮處理
采用溶氣氣浮(DAF)技術,有效去除油脂類物質和輕質懸浮物,提高后續生化可處理性。
生化處理階段
(1)水解酸化
將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易降解的小分子,提高BOD/COD比值,增強后續好氧處理效果。
(2)接觸氧化/活性污泥法
在好氧條件下,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機物,進一步降低COD和氨氮含量。
深度處理階段
(1)砂濾 / 活性炭吸附
去除殘余懸浮物和微量有機污染物,改善出水色度與嗅味。
(2)膜處理(如超濾、反滲透)
用于高標準回用水制備,去除溶解性鹽類、微量金屬離子等,確?;赜盟|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玻璃切割廢水處理回用是實現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雙贏的重要途徑。當前主流工藝已能實現高效穩定運行,但仍需進一步優化能耗控制與自動化水平。未來可結合智能化監控、模塊化設備、零排放技術等方向深入研究,推動玻璃加工行業向綠色智能制造轉型。
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荷蘭外商投資的環保企業于2011年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成立,致力于為工業廢水處理提供完整的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解決方案,業務板塊涵蓋EPC工程、提標改造、污水站運維等。依斯倍一直專注于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處理技術的研發,為客戶降低成本,努力構建綠色生態循環系統,以“減量化”、“資源化”和“極小化”的“3R”原則為循環系統實施的核心。依斯倍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處理系統已廣泛應用于表面處理電鍍、汽車制造、涂裝生產線、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半導體、航空船舶、金屬加工等行業。
【責任編輯】: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www.yfrg.com.cn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 鈍化含鉻廢水處理回用工藝
下一篇: 不銹鋼金屬加工廢水處理回用工藝
準確評估 改善環境 提升經濟效益